产品中心

说明书

无论说明书是否有“流感”治疗感冒的中成药都可以对证治疗流感

来源:爱游戏app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4-03-04 21:27:34

  最近,微信公众号加强了资质审核,然后平台认定金老师没有医疗资质,所以把公众号的名字给删除了。我们提出了申诉,上传了金老师的职称证明,结果申诉被驳回。我们又对驳回结果提出了异议,这一次上传了包括身份证和工牌的很多证明,也留言解释了药监局负责管理的执业药师和卫健委负责管理的医院药师都属于有资质的中国药师,然后,等等结果吧。

  今天呢,就讲一个问题,就是秋冬季流感选用中成药的问题。今天的切入点是,如果中成药说明书上没有“流行性感冒”或“流感”的适应症,那么这个药能不能用于流感呢?

  大家在选用中成药的时候,一定会看说明书的功能主治,看看这个药是干什么的。所以,说明书【功能主治】项里面写着“流感”或“流行性感冒”,那这个中成药肯定能用于流感。

  连花清瘟颗粒的说明书,明确写着“用于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所以,流感患者出现发热咽痛和咳嗽黄痰时,就能选用连花清瘟颗粒来治疗。

  流感丸的说明书,明确写着“用于流行性感冒”,所以,流感患者出现头痛咳嗽和发烧的时候,也能选用它来治疗。

  时疫清瘟丸的说明书,没有写“流感”但写着“用于外感时疫”,时疫的意思是在特定时间发生的流行性传染病,所以,流感患者出现头痛身痛、恶寒发热时也可以选。

  同时呢,我们说,如果说明书上没有“流感”或“流行性感冒”字眼的感冒中成药,实际上也能治疗流感。

  第一个原因,中成药的说明书【功能主治】项,绝大部分依然是以中医病证术语为主,西医疾病概念为辅。所以,西医疾病概念不是中成药说明书的必须内容,很多中成药说明书,并没有把它适用的西医疾病全部写出来。

  为什么不全写出来?因为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有些内容相通,但其他一些内容并不相通。一个中医的风火上炎证,对应的西医疾病可能有几十种。所以,不是不想写,而是没法写。

  正因为这样,我们应该按照中医药理论,从中医药角度去把握中成药的功能主治,而不是简单地对应在西医疾病上。这一点,是根本原则。我们做简明辨证,也是在中医理论体系下作简化,而不是丢弃中医药理论,直接用西医理论做简化。

  既然西医疾病概念不是中成药说明书的必须内容,自然不能把它当成这个中成药能不能治疗流感的决定因素。

  第二个原因,说明书没写“流感”的感冒中成药,与说明书写了“流感”的感冒中成药,其组方思路都一样,都是选了解表药。

  这个意思就很好理解嘛,因为最终治病起效的,不是那几个字,而是那些组方中药。

  所以,我们说,以解表祛邪为主,治疗外感病的感冒类中成药,都是能够适用于流感的。只不过,我们在应用时需要辨明邪气属性,对证治疗。寒邪的散寒,热邪的清热,寒热夹杂的寒热并用,寒湿夹杂的散寒祛湿,湿毒夹燥的祛湿润燥,就是这么个事,很简单。

  例如,九味羌活丸。虽然说明书没有“流感”,但是其组方以羌活、防风、苍术、川芎等解表药为主,能够治疗“外感风寒夹湿”。那么,这个药就能够适用于风寒湿三邪联合造成的复合型感冒。很多以怕冷,流清鼻涕和全身酸痛为主的流感,选这个药都可以。

  再如,感冒清热颗粒。虽然说明书没有“流感”,但是其组方以荆芥穗、防风、柴胡、薄荷等解表药为主,能够“疏风散寒,解表清热”。那么,这个药就能够适用于风寒感冒或者寒热夹杂的寒包火型感冒,今年很多地区冷暖交替造成的流感,选这个药都可以。

  第三个原因,有些中成药说明书虽然没写着“流感”,但入选了国家卫健委的流感诊疗方案。

  2020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在这个方案里,详细的介绍了流感的中医诊疗。其中,对于风寒束表型的流感轻症患者,诊疗方案推荐的治疗方药是麻黄汤加味,推荐的治疗中成药是九味羌活丸(颗粒),正柴胡饮颗粒和感冒清热颗粒(胶囊)等。

  不仅仅是本文举例的中成药,其他治疗感冒的解表类中成药,都可以对证用于流感 。一般来看,大家选药的时候,选择当地、当季常用的感冒中成药,就可以。

  当然,通过检索我们得知,这些中成药治疗流感的随机对照试验报道并不多,这可能是未来可以加强的一个工作。

  但是,还是那句话,随机对照试验不是评价中成药临床疗效的金标准,更不是指导中成药临床用药的金标准。以前不是,现在不是,以后也不是,它可以是锦上添花,但不是必须得有。这里面很多东西,包括中西医学差异,包括统计学方法,包括个体与群体的辩证统一,都很值得探索研究。

  这才是底层逻辑,这才是主导未来发展的重大核心问题。等“汤液经法图”理论挖掘与临床实践工作上了正轨,我们肯定要抽出时间好好研究一下。

  希望大家在以后对待流感的中成药治疗时,换一个思路,打开眼界。无论对于什么样的流行性传染病,候选的药品一定是越多越好,这样子就能够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而不是厚此薄彼,制造紧张气氛。

  不贵难得之货,不求远邦之药,损有余而补不足,立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这才是中医本来的样子。